今年以来,电子城街道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聚焦“奋战‘一三五三’,建设美好雁塔”这一总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疫情防控责任上肩,有效应对多轮冲击。全面推进加强针和60岁以上老人的疫苗接种。以坚忍不拔的决心成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相继成立了西京、沙井村、徐家庄、科技路等工作专班,第一时间做好流调、封控和消杀等工作,成功应对多频次疫情冲击。全年启动全员核酸检测122轮,累计检测3310万人次。
(二)项目建设破题提速,经济指标企稳回升。学习“早餐会”经验,常态化对接中电科20所等驻地单位,“一对一”走访重点企业49家。截至11月份,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4.39亿元;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6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3.73亿元,增速240%;现有建筑业企业3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9.27亿元,总量全区第一;现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9家,完成营业收入 235亿元,增速22%;辖区重点项目12个,在建项目8个,总投资254亿元,三季度完成投资82.73亿元,其中西京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四期工程项目承接了全市三季度重点项目观摩会,也为雁塔获得品质提升区第一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城市更新稳步推进,建管水平提档升级。加快城市更新进度,完成太白南路等4条道路线缆落地改造,完成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和电力管沟开工任务,丁、白村安置楼建设已经封顶,南、北山门安置楼建设全力施工中,完成了沙井村、徐家庄村的城市更新前期摸底工作。完成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鉴定,任务数占全区1/3,多次迎接省市主要领导检查。实施精细管理,持续排查并解决城市建管工作中的问题,全年创建4个市、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持续加大辖区工地、餐饮、汽修、诊所、散乱污等污染源督导检查工作,累计督导检查520余次。
(四)惠民实事用情用力,为民服务优化提升。加强基层阵地建设,对太白社区等部分社区管辖范围进行优化调整,完成9个社区的拆分,建成小区工作站175个。多元化打造助老平台,新建、提升改造养老服务站6家,常态化开展助老手机课堂、义剪、义诊等养老服务活动。兜守民生底线,完成保障性租赁房建设工作,新建、改建500余套,总量占全区1/3。疫情防控期间,临时救助320户共计20.65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9人次。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办理政务服务。
(五)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社会大局安定有序。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建立三色预警机制,累计发出60余份《安全事故整改单》和10份黄色预警单。开展平安建设创建活动,营造党的二十大浓厚平安雁塔宣传氛围。做好信访维稳、矛盾化解管控,共排查重点人19人,重点群体9个,参与驻京保障35天,进京接访劝返5次合计11人次,省内接访劝返3次合计50余人次。
(六)党建引领持续深化,“一核五化”全面推进。开展“两优三胜”主题活动(“锚定‘两优’担使命,砥砺奋进夺‘三胜’”系列主题活动)。全面推进党建阵地标准化建设,升级社区党委18个、总支4个。依托街道党校开展后备干部、社区专职培训,推进队伍专业化。开展上门办证“电小二”、“周末志愿服务集市”等项目,推进服务项目化。建立小区工作站46个,选聘楼栋长、单元长4000余人,开展各领域安全隐患治理,推进管理精细化。优化“大安助老”“大安爱幼”等服务载体,做响做优“大安+”志愿者品牌,推进党建品牌化。
二、工作亮点和存在问题
回顾一年工作,街道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来之不易的工作成绩,如: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多措并举推进项目建设,街道南、北山门安置楼建设项目、西京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四期等项目多次被各级学习观摩。开展的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规范有序,省委书记赵一德、市长李明远等省市区领导到沙井村、徐家庄进行了实地查看。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5个合计500余套,率先超额完成了全年保障性租赁用房任务。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周末志愿服务集市”等做法被多个媒体宣传,其中二〇五所社区的“用民生实事赢得民心”等做法被经济日报和人民网等媒体报道。开展群团建设,电子城街道工会被评选为“陕西省五星街道(镇乡)工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看到一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城市发展和产业规划滞后、“三供一业”移交后部分小区管理能级不足、安全矛盾隐患形势依然严峻等问题。
三、2023年工作打算
(一)项目带发展,跑出加速度。发挥区位、科技、人才和产业优势,以“硬科技”和“双创”为重点,紧盯提高亩产率,内涵挖潜,腾笼换鸟,打造“一带三核”经济驱动新引擎。以太白南路楼宇经济、地铁经济、总部经济为中轴,以“崇贤坊信息港”科技研发转化核心、“西部电子商城”科技展示交易核心、“西京科创园”创新策划生产核心为支撑,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紧抓全域秦创原机遇,以链长单位为中心,以先进制造业为抓手,依托军民融合产业集聚优势,产业链抓产业提升,创新链抓产业培育,合力推动产业升级。
(二)提升城市建管,精益再求精。发扬“雁塔速度”,全力保障辖区道路、停车场、地铁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以“补短板、除顽疾、精管理、优生态、大练兵”为抓手,深入开展城市清洁行动。深谋远虑打好“拆改留”组合拳,算好民生社会经济账,探索沙井、徐家庄城市更新新路子;加快解决城改遗留问题,多元合力确保丁、白两村年内回迁,全力推进南、北山门城市更新步伐,加快CAZ(都市活力区)建设。
(三)加强社会治理,社会安定有序。筑牢信访安全稳定“三道防线”,着力在“查解防”上下功夫。“查”就是定期开展消防、自建房、燃气等安全大排查,做到底数清、责任明;“解”就是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大走访活动,掌控社情民意,化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防”就是通过三色研判、源头化解、提级办理机制,实现矛盾不上交、隐患不留存。
(四)夯实基层基础,增进民生福祉。落实各种援企稳岗补贴政策,坚决兜住就业底线;办好社区运动会,推进“家风”建设,涵养社区文化底蕴;完善“家门口”服务驿站和“15分钟便民服务圈”,关注“一老一小”,办好特色服务。
(五)突出党建引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唱响主旋律,深化“五位一体”机制(社区党组织主导,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和社区民警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健全“五级组织链条”(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作用,提升“党建+网格”治理效能,打通基层治理“末梢神经”,打造“一核五化九提升”示范街道。